合肥新东方学校官网Logo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2015-10-14 13:23    互联网

二、知识深化

1、几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及相互关系

⑴相互关系是: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依赖和相互矛盾。③民族资本主义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夹缝中生存,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依赖性)。④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受着中外反动经济的重要阻碍,同时其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

⑵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向末路。②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揣落消亡,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成熟壮大,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终结。

(二)中国现代经济

一、知识归类

新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经济,并成功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历经“全面建设”、“文革”、“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在曲折中发展、腾飞。

1、过渡时期

1949—1952年,党在军事和政治上巩固政权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1956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制订一五计划,进行一化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起来。1957年,一五计划大部分经济建设指标提前超额完成。

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取得胜利,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时期,是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阶段。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个体私有制经济、集体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结构。其中注意:

⑴从原因、政策、性质、影响等方面,严格区分1949—1952年和1953—1956年两个时期内中共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个体私有制经济所采取的不同措施。

⑵从原因、政策等方面区分中共对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两种经济成分的不同态度。从而理解和认识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创造和特色。

2、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1956—1976年)

全面建设的十年中,八大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但由于政治上对阶级斗争问题的错误估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违背了稳步前进的方针,急躁冒进,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劳动积极性受挫。政治上“左倾”进一步泛滥,中断了纠左工作,加上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导致三年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党开始在农村纠左,并提出国民经济“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调整恢复。文革十年,左倾错误直接波及到经济领域,使经济建设遭受到空前的挫折和损失。由于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调整工作和广大人民的抵制,经济上也取得一定成绩。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问题是改革开放以前围绕经济建设的两大基本因素。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我国一度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平均分配等,忽视商品价值规律。这一体制虽然在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建设时期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全部课程

小学\中学\考研\四六级\出国留学

联系我们

您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联系我们

* 客服咨询电话:400-0551-888

精彩推荐

  • 考研课程
  • 托福课程
  • 雅思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