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父爱如山

2017-08-17 15:05

  老俞闲话

  今天有朋友从网上传来关于父爱的两个小故事,读完内心很受触动。不管故事是否真实发生过,父爱总是动人的(当然母爱也一样)。我当父亲已经20多年了,一直想努力做个好父亲,但一直不知道是否做成了一个合格父亲,也不知道是否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给孩子留下了关于父亲的美好回忆。希望在我老去的时候,孩子们说起我来,心里也能够有温馨和感动。


  我把两个故事放在这里,让大家也读一下(不知道作者是谁,冒昧引用):

  

  《散步》

  

  一个女儿在违背父亲意愿的情况下结婚,父女反目成仇,各自发毒誓老死不相往来。不久后女儿离婚,生活贫困,还带着孩子。

  

  母亲心慈,私下劝女儿趁父亲外出散步的空闲带着外孙回家吃顿热饭,于是,一次尝到成功的滋味,之后如法炮制,女儿便常带着儿子,在母亲的照应下,刻意避开父亲回娘家吃饭。

  

  一日,女儿带着外孙去娘家,突遭大雨,父、女、外孙三人在小区偶遇,回避不及,父亲尴尬地对女儿说道:“以后回家就别躲躲藏藏的了,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来躲你们!”

  

  《墙下》

  

  某学生高中时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由于校内不能上网,故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出去玩。

  

  一日,他照例欲翻墙而出,爬上墙头后又返回,随后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众同学问之皆一言不语。自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更无翻墙出校之说,学校盛传他见鬼了。

  

  两年后他考上名校,聚会时,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终于道出原因: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来不及回家,晚上,因为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看到这样的父亲故事,不由得会想起我自己的父亲来。有些事情当时不觉得是个事,现在想想,真是满满的父爱啊。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节走亲戚,路途比较远,大概有十公里吧,晚上吃完饭回家,我走了一小段就死活不愿意走了(应该是5、6岁的时候),记得是父亲让我一路骑大马把我扛回家的。现在想想那么长的一段路,父亲当时已经接近50岁,应该累得半死吧。


  我小时候,父亲常常会做两件事情:一是如果去逛早市,一般都会把我带上。江南的早市开市早,天不亮就要出发,沿着七弯八斜的田埂走半小时,就到了镇上早市。如果他身上有余钱,就会点一碗黄酒,要两个鸡头(鸡头最便宜),然后分我一点酒,再给我一个鸡头,所以到今天我还喜欢喝黄酒吃鸡头。另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有人建新房上梁,他一定会把我带去(他是大木工,上梁的师傅),这样我就可以拿到两个红鸡蛋,然后分到一点肉吃。现在想想,都是父亲变着法子让我能够吃点好的,才这样做的。


  家乡河道交错,到了农闲季节,父亲就会带我到河里抓鱼摸虾,我从来没有学会过抓鱼虾,但顺便学会了狗刨游泳。父亲下河就不会空手回来,尤其到了夏天和秋天,下河总是能够捣鼓出几只螃蟹来。我今天对于螃蟹和鱼虾的热爱,也是来自于我父亲。大学毕业后我好不容易谈恋爱了,带着女朋友回到家乡。父亲是个木讷之人,不会花言巧语,但见到儿子带女朋友回来自然高兴,一个人背着篓子就出去了,到河里摸了两个小时,背了满满一蒌鱼虾、田螺、螃蟹回来(当时还没有污染,现在河里什么都没有了)。


  从小到大,不管我做过什么错事,父亲都从来没有动过我一根手指头,或者责骂过我一句。在我家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是相反的。我母亲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做事不靠谱会被严厉惩罚,但父亲对我一直慈爱有加,有求必应,到了宠爱的地步。我父亲在家里也没有权威,权威全在我母亲那边,所以我和父亲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我母亲骂父亲,他从来不回嘴;我母亲骂我,我也从来不敢回嘴。


  等到我开始挣钱的那一年(1991年),正准备过年时给父亲买几瓶好酒带回去孝敬,突然接到家里来的一封电报:父亲病危速归!我赶紧从银行里把攒的几千块钱取出来,连夜坐火车回去(当时该死的火车从北京到常州要接近30个小时),结果还是没有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父亲是脑溢血,没有几个小时就去世了,去世前一直喊着我的小名“老虎”的“老”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放声大哭,一哭就是一天。离开家乡前,我买了几瓶父亲一辈子都喝不起的好酒,全部洒在了他的坟头上。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自己都快成老人了。不说了,说起来满眼都是泪了。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