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有“三怪”,背后竟是为了授人以渔
2018-09-20 10:06
编者的话:随着留学队伍的壮大,想去英国深造的人也越来越多。提到英国的魅力,秀丽的自然风光、干净的城市环境、正统的英语发源地等等,每一个都是加分项,更不用说享誉世界的顶尖名校。但是,关于英国的教育制度你了解多少呢?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一名英国留学生,她向我们介绍了英国大学的“三怪”,看似松散随意,其实背后更多的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初来英国,由于不了解两国教育方式,我曾经大呼上当,心想:我怀揣美好梦想,背井离乡来取“西经”,可这“西经”怎么如此敷衍了事?课时不多,没有固定教材,老师还会让学生来讲。
然而,通过之后的学习,我逐渐了解到,这种看似敷衍的安排其实是为了配合英国教育的目标: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思考,也就是所谓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倒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中国教育相比,英国教育主要有三怪:一是“没有固定教材”,二是“课时少”,三是“老师鼓励学生讲”。
没有固定教材
在英国的大学里,学校不给学生指定固定的课本作为教科书。开学前各科老师都会给学生发一份书单,让学生在假期中阅读,对新学期所学的科目有个大致的了解。正式上课后,老师会给学生再发一份书单。书单上的书有时多达一二十本,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的经典。这些书该如何阅读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只读其中的几本,也可以挑书中的某些章节阅读。
这种教学方法让我得到了极大的解脱,不用只对着一本书勾勾划划了。那么多的参考书目,总有几本与我的思路相符,书看着顺眼,学起来也顺利。遇到有些内容在一本书上讲得不详尽,或是理解起来有困难,还可以用书单上的其他书作为补充阅读。
没有固定的课本,老师自然也不会照本宣科。上课时,老师会给学生发自己设计的讲义,讲义上的内容展现了老师对这门课的理解。书籍成了老师的教学工具,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依据。
英国的书价格很昂贵,而节省开销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借书。但对于书单上的一些经典书籍,图书馆的藏书总显得有些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成功地从图书馆里借出书来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对于一些比较受欢迎的书籍,图书馆有严格的规定,其中有些只能在图书馆里看,不外借;还有一些只能借七天,七天之后,如果没有其它人想看,学生还可以续借;如果有别的学生预定了,那就只能还给图书馆,否则就等着交罚金。
后来,我开始使用“车轮借书法”来借书。从学长或者网上拿到下学期的书单,然后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他帮我预定我专业的书,我帮他预定他专业的书。如此一来,就可以延长到14天或21天。经过这么一番精打细算,我终于勉强解决了看书问题。
课时少
英国大学的课时较少,一周平均有二十个小时的课。在英国读大学,更强调自主探究的过程,老师更像是指导者。而这看似很少的课时,正是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除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学生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比如论文、分析报告、小组讨论、演讲等等。
如果课程很满,那学生就没有时间完成作业了。而这些作业的分数最终都要算到学期末的总分里,一项都马虎不得。在英国学习,整个学期都处于紧张的阅读和研究状态中,考试前一两周临时抱佛脚是难以应付的。
老师鼓励学生讲
在二十个小时的课程之外,学校还安排了研讨课(seminar),一般是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积极热烈地讨论。在研讨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由4~8个成员组成。
在研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所以一节研讨课的大部分时间往往由学生来讲,老师只起到指导和鼓励的作用。这种研讨课的理念是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研究方法,学会解决实际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国学生一般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英国大学的这些教学设计其实都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指分析、推理、决策、评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说是西方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雅思和GRE的考试中,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在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的,如果你能够每天练习,那必然有所成就。英国教育正是通过日常的教学安排来塑造学生的这项能力。
通常来说,讲座(lecture)能将学生领入门,教给学生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而研讨课的设置,则给了学生与老师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学间互助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设置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眼光的人,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够处理复杂多变的事务,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能够等到有确凿的证据时才作判断,并最终得到有理有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