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毕业于师范函授班,参与过战争,最后竟然成为一代教育思想大师——他是谁?

2018-09-20 10:25

  

师训君评

师训君给大家安利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哦,这本“教育学典范”通过我们集团培训师刘堃老师的解读,仿佛又为很多老师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阅读时间:4分钟


2018年9月10日,我们通过一本教育经典——《给教师的建议》,在《新东方教师必读20本书单系列微课》的直播中,与3000多位老师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教师节夜晚。



为我们解读这部教育经典巨著的刘堃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从实际教师职业发展角度切入,引书中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告诉老师:“我们不要做春蚕、蜡烛、火种、春雨,我们成就学生,也要成就自己。


咦,说好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呢?


No No No,对于一位成功的老师,教育学生可不意味着榨干自己哦!


现在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实现教育学生和老师自我发展的双赢。


如何突破教师发展困境


刚工作了3到5年的时间,就仿佛已经触摸到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奔三的人但职场经验为零;没有成体系的学习与经验积累,专业上晋升乏力;学科知识水平向学生无限靠拢。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不止是某个人、某个学校或者机构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行业存在的通病。

 


《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7岁参加工作,53岁逝世,除了期间参加了一年卫国战争之外,剩下的35年全在教育岗位工作。他是个文学老师,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什么都能教;当校长,把帕夫雷什从一个乡下中学做成世界闻名的实验学校;笔耕不辍,一共撰写41本专著,发表600多篇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时至今日作品还被大家关注和讨论。这样的成就,做到任何一项都可以吹一辈子。


但这样一个人,出生在农民家庭,毕业于师范学院的函授班,23岁的时候还在战争当中受过重伤。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从他的经历和思想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是——对学生,给思考赋能;对老师,让知识沉淀。


给思考赋能,就是让学习变成一种使用脑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到知识。


父母大包大揽会培养出“熊孩子”,老师把什么都做了,也只能是教出一个“蠢孩子”。把知识点掰开一个个讲明白,把解题思路分解一步步说清楚,这是非常认真的教学态度,但是,容易把学生惯得不会思考。老师无微不至的灌输、小心翼翼的引导,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是baby sitting,不是teaching。



保姆式教学存在的两大问题


知识无法流转


因为缺乏思考,知识在学生脑中成为无法移动的“死物”。积累知识的唯一目的就是“储备”,而不是流转与运用。知识完全脱离了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志趣,变成了一个被动接受且无法逃脱的负担。于是学生对学习变得冷漠,变得想方设法走捷径。


基础打造不牢


因为知识是获取更多知识的工具,所以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学习越来越容易。遗憾的是,现实情况往往相反。随着年级上升,学生的压力更大,学习更困难。原因在于学生忽略了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或停留在这个过程的时间不够,于是不明所以、死记硬背,不能搭建起知识的上层建筑。



老师应该如何为思考赋能


拒绝浮躁,扎实基础


知识需要沉淀,技能需要磨练。太多学生寄希望于老师帮助他们找到捷径,用最短的过程创作最大的奇迹。老师要做的,就是拒绝套路,耐心带领学生们不断练习、反复强化,让知识强化为潜意识,就像日常说话走路一样,不假思索就能运用。



认清自己的角色


学习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老师要有做配角的觉悟。教育的核心是陪伴,不是传递。对学生而言,规划比学习重要,习惯比分数重要。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学生找到方向,培养适合他们的学习习惯,其次才是上课和传递知识。老师不是presenter和controller,而是孩子的引路人(guide)和成长的参与者(participant)。否则,移动互联网时代,AI教学不就好了?



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要让学习变得有效,就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学习课外知识的时间,而不是让他们每天都被功课压得喘不过气。知识是能动积极的还是被动僵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有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对学生“区别对待”


作为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得到最大发挥,让他们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因材施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需要老师付出巨大的努力。


要注意的是,区别对待一定要谨慎,尤其注意保护好后进学生的尊严。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需要特别的关心和耐心。不要让任何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前途没有信心,争取在每一次课上,都让后进的学生进步一点点。



说完了学生,我们回归到老师。如何能让知识沉淀、让自己和学生共同进步呢?


如何与学生共同进步


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教师的教育素养分成三类


学科素养

心理学素养

语言素养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科素养。


关于学科素养有一个标准:哪怕老师在学校里教的是这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也要能够解释这门科学里最复杂的问题,了解最前沿的动态。


这些东西在课堂上并不会跟学生提到,与教材和教学大纲也没有直接联系,老师为什么还要知道呢?


教材和教学大纲里的知识,对于职业教师来说,叫做常识。只有当一名教师的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宽度远远超过教学大纲的时候,他们才能在课堂上将注意力中心从知识本身转移到学生身上。也就是说,老师关注的不再是自己讲得对不对、好不好,而是学生能学到多少、学会多少。



另外,学科素养厚重的老师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已经变成了鲜活的信念,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所以他们课堂上流淌着丰富的、由衷的情感。而这种信念和情感会触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不愿意错过老师说的每一个字。


如果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头脑里具备学科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等他有了5年、10年、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依赖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知识的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是教师发展最简单,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条路。

 


引豆瓣上的一段书评,为本书做一个非常完美的诠释:“苏霍姆林斯基,在35年的教学生涯里,无时无刻不在超越和创造。《给教师的建议》这本可以被称为“伟大”的书,字里行间都包涵了一个伟大的人格、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榜样。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感激它出现在自己的阅读生活里,感激它,成为自己职业乃至人生道路上的的一盏明灯。”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