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阅读量大的秘诀是什么?
2018-09-25 09:46
编者的话: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赴美读书,但是到美国之后,却发现“阅读”是一个难关,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持久的阅读习惯,很难适应美国教育系统的要求。而美国人整体也保持着很高的阅读量,街道上、地铁上都可以见到读书的人。那么,全民热爱阅读的背后是怎样的理念和思维呢?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孩子掌握自学的能力,而会读书是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家长开始注重培养能够独自阅读的孩子,力求孩子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最终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收获成就。
一个人之所以有爱读书的习惯,就在于把它视为日常中很自然的事情。美国教育专家也认为,从孩子出生起,就应当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并且阅读量应该逐步增加。同时,在阅读过程中累积经验和思考,从而转为自主阅读。美国家庭从小就有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家长在孩子1岁内就开始亲子共读
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美国2017年发布的Kids and Family Reading Report 6th 《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第六版)》,美国6-17岁的孩子一年中平均阅读23本课外书。该报告还指出,孩子的年龄越小,越能坚持每周5-7天的读书频率。
美国人非常强调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且对于构建亲密关系来说非常重要。根据这份调查报告,77%的家长(孩子年龄在0-5岁)会在孩子1岁内就开始亲子共读。而在0-2岁这个年龄段,56%的家长能够坚持每周共读5-7天。还记得扎克伯格吗?在晋升为奶爸后,在女儿还没满月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读书,而且还是《给宝宝的量子力学》。
上幼儿园前读完1000本书!
美国人对于阅读的重视,从他们数量众多的图书馆上也能体现。无论多贫穷和偏远的社区,都一定会有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是孩子们宝贵的学习资源。奥巴马在任期内,就曾提出的“图书馆挑战计划”( Connect ED Library Challenge)倡议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与所在地区的政府和学校合作,让每一个入学儿童都能获得一张图书证,能够获取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书籍和学习资源。
在美国许多图书馆的童书区能看到“1000 Books Before Kindergarten”(上幼儿园之前读完1000本书)的图标,这是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公益机构发起的挑战,现在已经遍布全美,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加拿大。借助图书馆资源,如果家长每天能为孩子读一本书,一年下来就是300多本,这样三年多就能完成挑战。等读满1000本,孩子能够得到一份“超级大奖”,并且获得荣誉证书。这1000本书将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K-12期间,标准更深更全面
在小时候,家长会为孩子读绘本类的故事书,那么长大之后呢?需要达到怎样的阅读水平呢?美国教育部门在《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中,制定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阅读标准。
这份标准在文学作品(literature)、信息类文本(informational text)、基本阅读技巧(foundational skills)三个方面对美国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作出了明确的分级要求,对读书的“质”、“量”,以及“任务”给出了参考。
除了读文学故事之外,要求学生着重于历史、社科、科学、技术类的读物,能够拥有解读复杂文本的能力,还要能提出问题,形成批判性思考能力,为进入大学和今后的事业做好准备。
之所以强调非文学类的阅读能力,是从长远发展考虑。因为进入大学后,无论什么学科,学生都必须要读教材和文献,并且在未来工作中,大部分工作者遇到的常见工作阅读内容也都是信息文本。
高考和大学,阅读更是硬性要求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引用了詹姆斯·黑塞尔的一段话:
“中学毕业的时候,学生都读过不少书了,但如果他要继续念大学,那就还得要念更多的书,不过这个时候他却很可能像是一个可怜而根本不懂得阅读的人。他可以读一点简单的小说,享受一下。但是如果要他阅读结构严谨的细致作品,或是精简扼要的论文,或是需要运用严密思考的章节,他就没有办法了……就算进了大学,他的阅读能力也只会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程度。”
大家都知道,阅读在美国高考SAT中是很有挑战性的一部分,这种阅读被称为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它并不要求学生每一个词、句子都能看懂,而是考察快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文水平,更是对阅读思维的考验,在文字背后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本质是什么?带着思考去分析和理解文本。
经过考高,走进大学后,更是需要完成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一门课程的reading作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籍,一类是期刊论文。在一门课开始的时候,教授通常会公布教学大纲(syllabus),上面会详细列出每节课的内容,需要阅读的资料和图书。因此,学生们要每周要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几门课加起来可能要读两三百页的教材和文献。总体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看完一个美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阅读经历,确实让人受益颇丰。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需要培养,并且要融入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倡导。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一个人不仅实现了能力的培养,更形成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丰富认知。
最后,给家长的建议:
1. 越早给孩子读书越好。有研究发现,阅读可以使儿童更聪明,早期频繁积极的阅读活动可以弥补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能力。
2. 教孩子反思。国外经常用Reading Response(阅读回应)来引导孩子思考书中的内容。Reading response 其实是一些格式化的打印纸,让孩子写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评价,比如总结这本书的内容,最喜欢的一章等。
3. 在家庭中塑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根据内华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家中藏书500本的家庭,平均能在教育方面将孩子向前推进3.2年。这项调查还专门研究了中国的水平,这个数字是6.6年!
4.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书展、图书讨论会,良好的共同阅读氛围能感染孩子。
5.家长要与孩子就读书展开讨论,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